這個童話的故事其實很簡單:冬去春來,壹只鳥從南方飛回來找她的好朋友,壹棵樹,可是樹不見了。原來,這棵樹被砍倒運到工廠,被制成火柴,火柴點燃了火...小鳥答應樹回來後唱歌給他聽,沒想到只看到根留在那裏。小鳥壹次次打聽好朋友的下落,壹次次尋找,終於找到了火柴點燃的燈;小鳥睜大了眼睛,深情地“盯著燈看了壹會兒”。“然後,她唱了去年唱的那首歌,給了燈。”
有些人可能會認為這部作品的主題是“環保”:我們應該愛護樹木,保護它們,不應該亂砍濫伐。這當然是好的,但我認為,作為壹部文學作品,這個童話更重要,因為它生動地描述和歌頌了人與人之間深厚的愛情和純潔忠誠的友誼。
童話的特殊風格在於,它不像小說和報告文學那樣直接描寫和反映社會現實生活,而是通過想象和幻想的藝術手法來反映現實生活中的各種線條和形象,從而寄托壹些情感和思想。《去年的樹》雖然寫的是壹只鳥壹棵樹,但實際上是展現生活中的人,揭示人的思想、感情、道德。其中,小鳥的坦誠和承諾,以及她通過堅持不懈的追蹤和尋找對朋友的深情,真的很感人。
與很多作品不同的是,這部童話的故事結局並不是“皆大歡喜”,而是因為“樹”的不幸遭遇和悲劇結果,讓整部作品蒙上了壹層悲壯悲壯的基調,能產生壹種情感上的震撼效果。
在藝術手法上,這部童話的情節設計采用了民間文學常用的連鎖重復形式,著名童話作家、翻譯家孫幼軍的翻譯極其簡潔流暢,大大增強了作品的可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