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元(唐高宗)唐高宗李治674-676。
2.上元(唐肅宗)唐肅宗恒力760-761年。
3.上元(南詔王)南詔王壹謀訓784-808。
過去,農歷正月十五是“上元節”,也叫元宵節。在這壹天晚上,人們會放燈籠,所以也叫元宵節。此外,還有吃元宵(餃子)、踩高蹺、燈謎等習俗。節日名稱。按照習俗,農歷正月十五是上元節,也叫元宵節。《舊唐書·鐘宗基》:“景隆四年,皇帝與皇後踱至元夜觀燈。”《水滸傳》第六回:“次日,是正月十五,上元節,必產謎,黃昏,六街三市社火,處處點燈籠,大街小巷。”潘慶榮弼《紀勝景帝歲上山》:“大年夜,眾僧點燈塔奏樂,金光澄空,樂在天上。”
5.古代歷法的名稱之壹。《史記·天官書》:“其紀就元。”司馬真索隱:“上元為古歷之名。”《新五代史·四田考辨》:“算積分,未至千萬歲,必得甲子子夜冬至日,日月五星皆在子,謂上元,以為歷始。”
6.舊時以六十年為壹甲子,講陰陽五行的人以三甲子* * *壹百八十年為壹周,稱第壹甲子為“上元”。
7.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仙女名,即“上元夫人”。唐·王波《七夕賦》:“元代,珍貴字傳於,瓊太後薦金契。”唐李白《古風》第四十三首:“西海宴太後,龔蓓邀上元。”
8.指天與地。唐《南望漢元寺香爐對日》詩曰:“抗寺泄元首,接袁。”
9.指皇帝。張明居正《壽邵巖詩三十韻》:“抓鬥調元,持衡輔元。”
上元是八個重要節日之壹(上元,清明,長夏,端午節,中原,中秋節,冬季至日和除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