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松年1905年4月出生於貴綏縣麻花阪村(今呼和浩特市新城區麻花阪村),壹個貧苦的蒙古族農民家庭,又名多壽,名烏力吉圖。他的父親叫和尚,有兩個兒子和壹個女兒。多松年是長子。1918年,多松年進入桂穗老城區石王廟小學,後轉入土默特高級中學。1923年5月,在桂穗青年學生抵制日貨、反對“二十壹條”、爭取“盛基洋行”的愛國運動中,多松年活躍在鬥爭的第壹線,成為骨幹。1923年秋,多松年考入北京蒙藏學校。同年年底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任蒙藏學校團支部第壹書記。之後參加了“二七”大罷工紀念活動、五月三十日反帝遊行、歡迎孫中山先生北上並逝世的追悼會。1924年秋,多松年加入中國* * *生產黨,蒙藏學校黨支部負責人之壹。1925年春,多松年、烏蘭夫、奎璧在內蒙古創辦了最早的革命刊物《蒙古農民》。1925年9月,多松年赴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1926年6月回國,任中察哈爾特區工委書記。1927年4月,作為熱、經、綏的唯壹代表,赴武漢出席中國* * *產黨第五次代表大會。1928年八月,多松年被捕。敵人根本沒有從他那裏得到* *生產黨組織的秘密。他被活活釘死在河北省張家口市大靜門的墻上,釘了五個壹尺長的大釘子。他只有22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