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時代建房、破土、上梁、入宅的主要程序都要求陰陽師選擇吉日。其中以《上梁》最為精美,場面宏大溫馨。在住宅房屋的屋頂桁架結構中,桁架是主屋頂部的“支柱”。壹直被視為鎮宅之梁,比較重視。上梁指的是上縱梁。上梁前祭梁,主人擺上雞、魚、肉“三祭”。主持橫梁的木匠篩酒向四面八方祭天、地、神。然後抓來準備好的紅公雞,用斧子把雞脖子砍下來,壹邊念贊美,壹邊往大梁上灑雞血,這叫點燈。在梁上貼紅紙,寫上“梁上好運”四個字,然後蓋上紅布或紅色被套,綁上兩個大餅(比喻步步為營),瓦工擡著梁,爬上梯子。隨著挑梁人壹步步爬上來,戶主放鞭炮,木匠唱贊歌,比如“天上有金雞報曉,天上有鳳凰報曉,這就是挑梁的時刻”。家人、親戚和圍觀群眾唱起了《界面色》和《好!好!”大梁升到廳頂安放好後,兩個木匠把主人準備的糖果、香煙、糕點扔到圍觀的人群中,稱之為“拋梁”,再次唱起贊歌。大人小孩都回答,在地上搶。這時鞭炮齊鳴,人聲鼎沸,氣氛達到高潮。
親朋好友總會送禮物慶祝房梁。禮物壹般有掛面、大餅、被套(稱“送紅”)、中堂、條幅等。目前除了傳統禮品,壹般贈送電風扇、吊燈、大牌匾、香煙、禮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