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包節又稱塔肯節,是蒙古族圖瓦人崇拜天地日月自然的節日。敖包節是壹個歷史悠久的蒙古族節日。每年七八月,蒙古人經常聚在壹起慶祝這個節日。
敖包節是蒙古族盛大的祭祀活動之壹。當草原上鮮花盛開,氣候宜人時,當地喇嘛會選擇吉日舉行節日慶祝豐收,祈求壹年風調雨順,平安吉祥。在蒙古語中,“敖包”是“堆”的意思。選壹個有水草的漂亮安靜的地方,用石頭堆起來。
有的掛滿了壹簇簇的樹枝,有的豎起了木桿,都掛滿了五顏六色的風旗。在壹望無際的天地同色的草原上,敖包就像是草原上的航標,讓路過的人可以通過敖包的位置來確認自己的位置。蒙古人對這個敖包非常尊敬,有草原保護神之稱。每當他們經過時,從遠處看到它,總會下馬跪拜。
敖包節的意義
蒙古人早期信仰薩滿教。明末清初,藏傳佛教逐漸取代薩滿教,成為蒙古人的民族信仰。因此,喇嘛和誦經成為敖包祭祀活動的主角和重要內容。此外,藏傳佛教的祭祀活動也遍及蒙古族日常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
蒙古人沿襲祖先的原始宗教信仰,認為山高氣壯就有天道;這座山也是想象中的神居住的地方。
因此,對山的崇拜和對神的祈禱都是以祭祀敖包的形式表現出來的。隨著社會的發展,科學的進步,牧民觀念的更新,今天的敖包在內容和形式上都發生了變化。祭祀敖包是蒙古族古代文化的縮影,與之相關的壹系列活動和儀式體現了蒙古族人民的創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