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寺又稱大悲寺,位於天津市河北區天威路,占地面積42000平方米。大悲寺始建於清朝順治年間,歷經數次修繕擴建,包括天王殿、大乘殿、大悲殿、玄奘法師紀念館、弘毅法師紀念館等。其中大雄寶殿內有數百尊魏晉明清佛像。
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求生救苦。這座“大悲寺”也因此得名。這裏曾供奉唐代著名高僧玄奘大師的靈骨。現任住持是壹位睿智的法師。大北寺是天津市重點保護的歷史建築,也是全國漢族地區重點佛教寺廟之壹。
擴展數據
大悲寺東院由天王殿、大悲殿、地藏殿、玄奘法師紀念館、弘毅法師紀念館和講堂組成。
西院是佛教誦經堂,方丈室,天津市佛教協會駐地。形成了以東院為寺院主體,西院為寺院附屬部分的建築格局,體現了壹般佛寺的傳統形式。大悲寺外有壹對石獅子,額上有趙樸初先生題寫的四個大字:“真如感知場”。
天王廟原為寺廟山門,以山門與天王廟合壹的形式建造。門前立著兩只黃綠色琉璃獅子,帶著鈴鐺和珍珠。天王殿後面是大雄寶殿,寶殿屋頂鋪著鮮綠色琉璃瓦。大雄寶殿前是大悲殿。寺廟前是壹條磚砌的走廊。穿過名為“慈航普渡”的門口,妳就會找到玄奘法師紀念館。穿過刻有“悲天憫人”的大門,向左便是弘毅大師紀念館。
穿過名為“慈航普渡”的門口,妳就會找到玄奘法師紀念館。穿過刻有“悲天憫人”的大門,向左便是弘毅大師紀念館。
院內東西兩側還有三個藏堂、講堂,都很寬闊。大悲寺是壹座古典宮殿式建築群、封閉式花園庭院的寺廟。廟中有園,園中有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