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認祖歸宗,我們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觀察壹下。比如每年的清明節,我們經常會看到,壹個家庭裏至少有壹群大大小小的人,會來祖先的墳前燒香祭拜。除了焚燒大量的紙錢,他們還會向這些墳墓鞠躬,說壹些祝福的話。這些都是很常見的告白祖籍的現象。還有,春節期間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這種掃墓活動。是什麽原因讓我們中華兒女如此癡迷於這項活動?
其實在我看來,人們之所以堅持向祖先懺悔,完全是受了壹種孝文化的影響。中國古代對父母長輩都是強調孝順的,所以在這樣的傳統教育下,大多數孩子從小就學會了孝順長輩。其實在我看來,這是壹個非常好的體現,它體現了壹個國家的社會關懷,它體現了人類傳承繁衍的社會過程中特有的孝道文化,而這種孝道文化是壹種不可多得的精神力量,有利於人們在遇到困難的時候想到家人,團結家人共度難關,從而創造美好的未來。
無論在每個人的家庭,還是在民主社會,文化都是可以體現的。儒家思想中強調修身齊家,範圍由小到大,國家的概念由家庭演變而來。比如清朝被外國列強侵略的時候,我們國家全體人民團結起來激發愛國情懷,意識到自己是炎黃子孫。這難道不是壹種孝文化嗎?他們向祖先懺悔的表現激發了他們的愛國之心,最終共同抵抗外敵,才有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