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板書又名毛竹板書、竹板快書,俗稱“大落子”、“京口落子”,是河北省流行較廣的漢族曲藝曲種之壹。由於它具有靈活、簡便、易於掌握的特點,所以,在全國也為廣大群眾所喜聞樂見。 清嘉慶年間流行於容城、定興、徐水、新城、雄縣、永清、固安、霸縣、安次、文安、任丘等縣。至二十世紀初盛行於河北大部地區,並傳入山東、山西、東北各省以及北京、天津等地。
它由明清時期的“數來寶” 、“蓮花鬧”(我覺得是不是蓮花落)藝術發展而來。源於乞丐討飯時編唱的順口溜,因用兩塊帶鈴襠的牛胯骨擊節,當地又叫“耍胯骨的”。後來又有人改用竹板和節子板擊節,給婚娶人家念喜歌。清道光、鹹豐年間,藝人蘭萬祥用這種形式說唱小故事和長篇演義,在集市、廟會和書場演唱,稱為“落子”。五四運動前後,竹板書即在河北中部平原興起。當時正遇“國喪”,“遏密八音”,鼓書藝人為了生計,被迫用竹板伴奏數唱乞食。其曲調以盛行冀中的鼓書為基調,吸收十不閑、蓮花落及叫賣調、小調等腔調,或“撂地”站唱,或走唱,時稱“竹板落子”,後衍為獨立曲種。今廊坊市高蘆村竹板書老藝人王來堃收藏的《梅門二股五枝今古代》記載:“梅門二股肖隆廷下傳五枝姜守義,至清嘉慶十三年,五十八世祖張九司,學名連魁(容城縣三臺子人)初用竹板不用弦子,大鼓改唱快書。”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以來至中華人民***和國成立之後,北京唱竹板書較有影響的演員數關順鵬和女演員宋相臣等。關順鵬善於運用“京音”演唱,世稱“北京竹板書”;宋相臣襲用河北鄉音演唱,世稱“河北竹板書”。經過幾代藝人的不斷努力,使竹板書的藝術水平大大提高,他們繼承了河北竹板書唱腔樸實無華、鄉土氣息濃厚的藝術特色,並吸收了各種大鼓、小曲、梆子、評戲等姊妹藝術,豐富了竹板書唱腔的音樂,形成獨特風格。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末期,竹板書在北京已罕見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