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貨幣是新中國成立以前中國***產黨領導的政權發行的各種貨幣的統稱。根據發行時間的先後,錢幣收藏界壹般認為紅色貨幣可以分為“蘇維埃幣”“抗幣”和“區幣”三種類型。“蘇維埃幣”發行於第壹次、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主要是由黨領導的農民協會、信用合作社、工農銀行發行。1926年湖南衡山縣柴山洲特別區第壹農民銀行發行的布質鈔票是目前所知最早發行的紅色貨幣。1927年至1937年的蘇維埃***和國時期,中央、湘鄂贛、閩浙贛、川陜、陜甘、湘鄂等蘇區都發行了大量的貨幣,以上統稱為“蘇維埃幣”。抗日戰爭時期,中國***產黨領導建立的抗日根據地發行了種類繁多的貨幣,統稱為“抗幣”。據不完全統計,當時有晉察冀、晉冀豫、晉綏、山東、華中、華南、瓊崖等19個抗日根據地發行了抗幣。解放戰爭時期,西北、華北、華東、東北、內蒙古、中原、華南等解放區政府也發行了各種貨幣,統稱為“區幣”。 紅色貨幣發行機構眾多。據《中國革命根據地貨幣史》叢書統計,先後有392個機構發行紅色貨幣;貨幣種類繁多,版別復雜。2001年出版的《中國錢幣大辭典·革命根據地編》收錄有1700多種。從存世實物看,紅色貨幣幣材有金幣、銀幣、銅幣、錫幣、紙幣、布幣等多種,以紙幣數量為最多,占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