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起源。
紅薯原產於中美洲的墨西哥和哥倫比亞,由西班牙人帶到菲律賓等國種植。
第二,溝通。
紅薯在明末萬歷年間傳入中國,分三路進入中國——雲南、廣東、福建。
明代,在呂宋(即菲律賓)經商多年的福建長樂人陳震龍和他的兒子陳經綸看到當地有壹種塊根作物叫“紅薯”,香脆多汁,生熟皆可食用,產量高,耐瘠薄。想到家鄉福建山多田少,土地貧瘠,糧食不足,陳震龍決定將紅薯引入中國。1593年期間,菲律賓受西班牙殖民統治,視紅薯為舶來品,禁止出境。經過精心策劃,陳震龍將馬鈴薯藤蔓擰成水繩,過了關卡,於農歷五月下旬回到福建廈門。
紅薯之所以叫“地瓜”,是因為它來自國外。陳對甘薯的介紹,在徐光啟的《農政誌》和譚謙的《雜棗》中都有論述。
第三,推廣
甘薯傳入中國後,表現出適應性強、無適地的優良特性,產量也很高,壹畝比種糧高20倍。另外,熟食,比如蜂蜜,可以煮或者磨成粉,所以可以很快傳到內地。
明末17世紀初,江南發生嚴重水災,農作物絕收,饑民流離失所。當時科學家徐光啟得知福建等地種植的紅薯是救荒的好作物。它們從福建傳入上海,再傳到江蘇,收獲頗豐。
清朝時,陳震龍的第五孫陳傳貴在康熙初年將紅薯引入浙江,其子陳世元帶著幾個晚輩到河南、河北、山東等地廣泛宣傳,勸說他們種植紅薯,很快在華北地區傳播開來。
清朝乾隆年間,由於政府和民眾的大力推動,紅薯迅速傳遍全國,成為僅次於水稻、小麥、玉米的中國第四大糧食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