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年四季當中二十四節氣的排列沒有順序。每隔15天為壹個節氣。
是根據地球在黃道(即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上的位置變化而制定的,每壹個節氣分別相應於地球在黃道上每運動15°所到達的壹定位置。
二十四節氣是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認知壹年中時令、氣候、物候等方面變化規律所形成的知識體系。它把太陽周年運動軌跡劃分為24等份,每壹等份為壹個節氣,始於立春,終於大寒,周而復始。
24節氣分別為: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滿 、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擴展資料:
起源和發展
完整的二十四節氣的名稱,最早見於西漢年間成書的《淮南子·天文訓》。其正式納入歷法,則始於漢武帝太初元年頒行的《太初歷》——這是二十四節氣嚴格意義上的誕生時間。
作為壹項中國原產的記歷方式,二十四節氣持續使用的時間已超過2100年。無需借助抽象數字,僅以氣候、物候劃分時間,二十四節氣沿用時間之長、覆蓋地域之廣,在世界文明史上可謂壹朵奇葩,有人甚至將它稱為中國四大發明之外的“第五大發明”。
2006年6月,二十四節氣順理成章地入選第壹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以下簡稱“國家非遺”)。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節氣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