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祿閣,漢未央宮藏書閣名。西漢初由丞相蕭何主持營建,位於未央宮北部,南距前殿730米。《三輔故事》載:"天祿、石渠並閣名,在未央宮北,以閣秘書";漢武帝劉徹時"建藏書之策,置寫書之官,下及諸子傳說,皆充秘府"。天祿閣主要存放國家文史檔案和重要圖書典籍,為中國歷史上最早的皇家圖書、檔案館。漢成帝時,曾命著名學者劉向、揚雄等人在此閣進行過壹次大規模的圖書典籍的整理和校勘工作。"每壹書成,向輒撰為壹錄,論其指歸,辯其訛謬,敘而奏之",並著有《別錄》,故劉向被後人譽為中國目錄學之鼻祖。劉向死後,其子劉歆秉承父業,總括群篇,撰成《七略》,為中國第壹部圖書分類目錄。為紀念劉向的功績,後人在此閣原址上修建了劉向祠。天祿閣遺址在未央宮鄉天祿閣小學內,今尚有高約10米、邊長約20米、底部呈正方形的夯土臺基可見。並立有文物保護石碑壹座。
石渠閣,未央宮藏書閣名。西漢丞相蕭何主持營建,位於未央宮的西北部,距天祿閣約520米。因閣下有石為渠導水,故名石渠閣。石渠閣是西漢時期國家最大的藏書閣。漢宣帝甘露三年(公元前51年)曾"詔諸儒講五經同異"。《後漢書·翟酺傳》載:"孝宣論六經於石渠,學者滋盛,弟子萬數。"此閣為壹座高臺殿閣建築,現仍有壹南北65米、東西67米、高約8米的夯土臺基可見。石渠閣遺址在未央宮鄉小劉寨村西南、周家河灣村東。
,<<石渠寶笈》是清代乾隆、嘉慶年間宮廷編纂的大型著錄文獻,初編成書於乾隆十年(1745年),***編四十四卷。著錄了清廷內府所藏歷代書畫藏品,分書畫卷、軸、冊九類。作為我國書畫著錄史上集大成者的曠古巨著,書中所著錄的作品匯集了清皇室收藏最鼎盛時期的所有作品,而負責編撰的人員均為當時的書畫大家或權威書畫研究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