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器之所以能成為中國古代生活常用的器物,那是因為陶瓷當時家喻戶曉,也代表著文人異士對於那個時代的追求以及文化傳承。
在漢以前以貴族為中心的社會裏,貴族的生活奢華無度,其所用的器物,大多是青銅、金銀及漆器,陶瓷器只是平民百姓的日常用品或禮器。所以其發展是不受官方重視的,其在貴族的生活中占不到重要的位置。但在漢代,尤其是東漢時代,富人的生活受到抑制,那些奢華的器物也必然在生活中得不到提倡。
而瓷器,有著玉般的質地,既樸素又高貴、溫潤,符合中國文人的審美追求。早期的原始瓷主要是用於制作隨葬的明器,但隨著燒制的技術越來越成熟,便越來越多地用於生活,並在此以後成為中國歷史上最重要的日常器具,上至皇家貴族,達官貴人,下至平民百姓,其滲透到中國人生活的各個空間,成為中國人文化生活的重要部分。
擴展資料:
以陶瓷器的發展來看,也的確如此。在漢代,中國的瓷器制作已走向成熟,到隋唐,雖然唐代的青釉瓷窯尚未達到宋代那樣遍布大江南北,但以越窯為基礎的南方青瓷窯,以耀州窯為基礎的北方青瓷窯,卻為宋代各具特色的青瓷窯的出現打下了基礎。
而邢窯白瓷的燒造,為宋以後定窯的白瓷,景德鎮的青白瓷、卵白瓷、白瓷的出現打下了基礎。
如果沒有白瓷也就不會有元明清以後彩瓷的繁榮。另外,唐代的花釉器、黑釉瓷,為宋代的鈞瓷、兔毫、油滴、玳瑁釉等窯變色釉打下了基礎。還有唐三彩,雖然由於其是低溫的鉛釉陶,不適合做食具,但後世建廟宇及宮殿的琉璃瓦卻得益於其的出現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