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初,景德鎮連年戰亂,社會動蕩,人民貧困,制瓷業生產受到影響。壹些曾在元朝“瓷器局”任職多年的能工巧匠,散落在民間作坊。所以洪武時期的瓷器生產大多沿襲元末舊制。
明朝的創始人朱迪在位22年。永樂時期社會穩定,經濟發達,也促進了制瓷技術的進步。這壹時期,在繼承元代制瓷技術的基礎上,不斷創新。此外,明朝開國皇帝朱迪七下西洋,不僅促進了經貿往來,還從西方帶回了大量的物資和各種原料,其中帶回的蘇尼波藍料為中國瓷業燒制獨具特色的青花瓷提供了原料基礎。宣德時期是明代青花瓷制作的鼎盛時期。由於社會相對穩定,經濟發展非常迅速。海外貿易在永樂朝發展的基礎上進壹步擴大。明代廢除了元代的“匠制”制度,改“編役”“匠役”制度。雖然無償征用了熟練的制瓷工匠,增加了工匠的勞動,但也促進了民窯瓷器的生產工藝吸收官窯瓷器,提高了民窯瓷器的產量,從而調動了工匠的積極性。因此,宣德時期民窯的產品在質量和數量上都比以前的朝代有了很大的提高。
青花瓷的工藝不僅反映了當時的生產條件、制作方法、自然條件、人們的審美趨向和生活方式,也感受到了當時的社會政治環境和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狀況。因此,可以從胎釉、造型、青花材質、紋飾等方面來探討和鑒別明初民窯青花瓷器。
洪武時期民窯青花瓷厚而飽滿,大多顯得厚重。常見的有碗、高足碗、盤、梅瓶、玉壺春瓶、持壺、荷葉蓋壺(圖1)、軍托等。宋元時期常見的折盤,洪武前期的折盤腹深,介於盤和碗之間。腰彎部分僵硬,底厚,腳小,腳中央常有大小不壹的乳房。底部沒有上釉。此時折疊盤部分采用重疊燒法,盤心有圓環。洪武後期,折盤腹部逐漸發育,變淺。玉壺春瓶與元代相比,瓶頸較粗,小腹飽滿,圈足加大,荷葉蓋壇口,壇肩圓潤,壇足遺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