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的速度:
壹首音樂作品被唱出的速度被稱為音樂的速度。音樂的速度根據作品內容的不同而不同,大致可分為慢、中、快三類。
壹般來說,贊美、沈默、沈思、悲傷的音樂是緩慢的;抒情、親切、優美,像壹首中速的歌曲旋律;興奮、激動、愉快和活潑的情緒是通過速度來表達的。
標記音樂速度的方法:
壹般用意大利語、數字、民族文字來標註速度,這種方式在世界各地都被廣泛使用,而且往往標註在音樂的開頭或速度變化的地方。
1,用數字表達速度
準確表示音樂的速度需要用數字來解釋。比如:?=132,表示要用四分音符(?)為壹拍,每分鐘唱132拍,即每分鐘唱132個四分音符。
2.用中文或意大利語表達速度。
速度用文字或者意大利語表達,比如行板,慢,壹般?=66。
體現力度和速度對音樂表達意義的作品:
1,《伏爾加船夫歌》:
《伏爾加船夫之歌》的壹個顯著特點是力度的變化和運用。低沈壓抑的男聲以緩慢而平穩的速度由弱變強,再由強變弱,以高難度的步伐展現船夫由遠及近再由近及遠的空間距離變化過程。
作品揭示了俄羅斯社會底層勞動群眾無盡的苦難和命運,船夫對命運不公的抱怨和詛咒,以及被壓抑的反抗精神。
2、《追蹤者之戀》:
《追蹤者之戀》是壹首流行的男女對唱歌曲。男聲雄渾,女聲柔美甜美,形成陽剛與陰柔的對比,也是和諧的統壹。
作品整體節奏明快,力度和速度沒有明顯變化,主要遵循雙拍子的節拍規律:強-弱-強-弱,平穩交替。這首歌表現了小夥子勤勞勇敢,姑娘溫柔體貼,表現了人們對甜蜜愛情的熱切追求和樸素的生活態度。
3.黃河船夫歌:
《黃河船夫歌》是黃河大合唱的第壹首樂曲,藝術地再現了戰時黃河船夫在驚濤駭浪中驚心動魄的緊張狀況,從而升華了中華民族不畏艱難險阻、團結壹心、開拓進取、樂觀向上、充滿活力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