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蘇州文人薈萃,文人雅士趣味盎然,孕育了蘇作的繁榮。蘇州金銀器在南宋時享有盛名。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蘇州有範等店鋪47家,金銀店有等店鋪52家。同治七年,蘇州銀樓業設立安淮辦事處,大小銀樓104間。民國時期,銀價上漲,金價下跌,金飾銷量增加。恒福、天豐恒、同豐永、天益豐、創造年等銀樓組織了玉輪社,民國4年改為李澤辦事處,地址在劉家彬原葉飛李澤辦事處。蘇州解放後,根據《華東金銀管理暫行辦法》的規定,全市金銀行業全部被勒令轉業,原金銀工逐漸轉入醫療器械行業,使蘇州銀樓業的許多老字號從公眾視野中消失。改革開放後,金銀業蓬勃發展,國內的原料和技術滿足不了老百姓的需求。90年代,香港的黃金珠寶產業延伸到內地,國際貿易和先進技術傳入蘇州。在此背景下,蘇州銀樓集團有限公司在香港成立,將國際珠寶貿易和先進技術與蘇州傳統工藝相結合,致力於推廣文化蘇州和文化珠寶的核心理念,為消費者帶來高品質珠寶,成為蘇州人眼中值得信賴的珠寶品牌。
蘇州珠寶
上一篇:妳為什麽喜歡賣火柴的小女孩?下一篇:樂高之旅:與孩子分享的七件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