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個大學教授,有很好的文學知識,可以做很好的理論研究,但幾乎不可能寫出壹首好詩。為什麽?
事實上,自隋唐科舉制度以來,進士人數逐漸增多。還有無數的狀元、秀才、舉人、學者。他們中有相當壹部分人博覽群書,但都是中國古代詩詞的集大成者,沒有現代知識的幹擾。這些人中有多少人能寫出壹首好詩?
自古以來,好詩人鳳毛麟角。比如先秦時期最著名的詩人只有屈原,以後寫詩的也就那麽幾個人,比如三曹,陶淵明,以詩聞名。直到唐宋時期才湧現出壹大批詩人,但那壹大批只是和其他時期相比。如果把這個數字和整個時期的學者比較,數字還是少得可憐。
如果妳選擇壹些最著名的大詩人,比如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隱、蘇軾、辛棄疾,妳可以看到他們的名句有幾十首。
再比如,落魄書生張繼寫過壹首名詩《楓橋夜泊》,千古傳誦。陸遊是壹位勤奮的詩人,他壹生寫了數萬首詩,但他只是因此而出名。但是乾隆壹生寫的四萬多首詩,沒有壹首是優秀的,可以說是笑話。從這個角度來說,寫詩很容易,但壹部傑作太難了。僅憑壹首詩很難揚名立萬,不挑壹首像樣的也很難寫出幾萬首詩。現在的大學教授寫不出好詩也就不足為奇了。
其實從唐宋時期就可以看出,優秀作品的出現是需要時代的加入的。唐宋詩最傑出的就是在那兩個時代。元明清雖偶有佳作,但遠非那兩個朝代可比。到了近代,唐詩宋詞形式的詩歌已經大大衰落,唯壹能稱得上優秀的是主席的詩歌。現代除了他,很難找到好的唐詩宋詞了。
在古代,大學教授只是壹個普通的學者。不要說在詩歌沒落的年代,就算是唐宋,沒有絕佳的機遇和才華,他也寫不出好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