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朱敏介紹,這種石鼎有鱗魚體長約20厘米,全身覆蓋著又厚又硬的菱形鱗片。例如,它的第壹個背鰭上覆蓋著大約30排厚且相互關聯的鱗片,就像壹個穿著盔甲的戰士。
系統發育分析表明,魚龍屬於肉質鰭魚類的幹組,具有早期硬骨魚的特征,但也有肩帶、腰帶、背鰭棘和頭膜骨。再加上其奇特而堅硬的鱗片結構,充分說明早期硬骨魚的形態分化遠大於此前的認識。
據介紹,大多數原始硬骨魚都有厚而相連的鱗片,可以起到保護作用。像今天的多鰭魚類和雀類,它們仍然保留著類似的厚鱗。隨著魚類的進化,普通魚類的鱗片已經變得很薄。
石鼎的“鯛魚”是由朱敏的團隊命名的。它的通用名是指它的鱗片類似古代波斯步兵手持的柳條編成的長方形盾牌,它的命名是為了紀念雲南曲靖誌留紀剖面命名者、中國地質學奠基人之壹丁文江先生。
事實上,在4億多年前的誌留紀和泥盆紀晚期,雲南曲靖是溫暖的赤道海濱,是多種生物尤其是脊椎動物的進化天堂。除石鼎魚龍外,還有瀟湘脊椎動物區系的成員,如鈍形大顎類、鱗翅目、顯龍目、雲南魚、誌留紀寬背魚、原始全頜魚和長鰭黃鱔。
目前,石鼎扇貝也成為繼夢鬼魚之後的第二種誌留紀硬骨魚。它的發現為探索頜類脊椎動物的早期分化和硬骨魚類的起源提供了新的化石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