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在古田會議紀念館,被鑒定為國家二級文物,現在只能和張貼的土墻壹起陳列。它是紅軍誕生後創辦的第壹份軍報。
1928年7月,紅軍誕生的第二年,中共六大* * *通過的《關於宣傳工作的決議》提出,由於反動派對紅軍的軍事包圍和經濟封鎖,“各種形式的出版物宣傳(報紙、傳單、小冊子、宣言等。)在殘酷恐怖阻礙口頭宣傳鼓動的條件下獲得了重大意義”。
貫徹中共六大的上述精神,1929年7月27日,朱德任軍長,毛澤東任紅四軍黨代表,這是紅軍辦的第壹份報紙,創辦出版了紅軍第壹份軍報《浪潮》報。
報紙《海浪》的特點
壹、紅軍第壹份軍報明確提出辦報宗旨。
《浪花》報在創刊號的開頭就明確指出,它的使命是“為它的主人——被壓迫階級服務”,“喚起被壓迫階級和弱者去踩那些萬惡的敗類——國民黨反動派”。上述申明的辦報宗旨與紅軍建軍宗旨是完全壹致的,這就自然決定了“噴”報的性質是為中國* *產黨領導指揮下的紅軍建設人民軍隊服務的。
第二,紅軍第壹軍報堅持圍繞紅軍中心任務辦報、服務紅軍中心任務的方針。
軍報必須辦報,為軍隊完成中心任務服務。當時紅軍的中心任務是戰鬥。圍繞和服務於紅軍上述中心任務,本報發表的多篇文章宣傳報道了紅四方面軍攻克汀州、龍巖、永定、上杭等縣,殲滅駐守閩西的國民黨軍兩個旅的壹系列軍事戰果。這些文章的發表,不僅擴大了紅軍的軍事政治影響,而且對敵人造成了極大的軍事威懾。
第三,紅軍第壹軍報重視對人民的宣傳工作。
《浪潮》(第壹期)發表多篇報道閩西工農組織工會、建立農會、建立紅衛兵的活動。發表了龍巖縣革命委員會制定的《土地劃分標準》等土地革命政策。上述文章在《浪潮》報第壹期發表後,對於動員閩西人民積極參加打土豪分田地的革命運動,起了很好的作用。
以上內容參考了紅軍創辦的第壹份報紙《浪潮》青島歷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