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疙瘩件”靈動活潑
位於朝天宮古玩市場二樓的“明清小鋪”的80後“玉器達人”小陳說,收藏童子玉器也要幾分訣竅,獨到的眼光和鑒別能力非常重要。
說到玉雕執蓮童子的流行還要追溯到宋代。宋代城市經濟發展,市民階層興起,人們的精神和文化生活有所提高。其紋樣裝飾題材多以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事物為主,普遍具有現實主義情調。正是在這壹時期,壹種叫做“疙瘩件”的玉器悄悄流行。什麽叫做“疙瘩件”呢?就是壹塊玉疙瘩,穿壹個孔,可以攥在手裏。而在宋代的“疙瘩件”中,就以童子題材的居多。
小陳告訴記者,雙手執蓮這種新造型在宋代出現的起因至今說法不壹。其中壹種說法是與佛教有關,將其稱作“磨喝樂”或“摩侯羅”。宋代人認為摩侯羅是個特別靈巧的小孩,能給人帶來歡樂。在七巧節的時候,讓孩子裝扮成摩侯羅的形象,是希望自己的孩子也那麽靈巧,寄托了很大的期望和祝福,也有祈求吉祥如意的含義。
宋代童子在造型特點上也有其獨特之處。小陳介紹說,宋代童子的下巴較短,雕刻得非常細致,後腦較大,手腳細小,整個造型呈舞動狀。服飾上多身著小馬甲和大肥褲,身後壹衣角略起,上衣有三至四道陰刻線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