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樂大典》編纂於明代永樂年間,收集了7000多種古今典籍,分為11095卷,共3.7億字!《四庫全書》編纂於清朝乾隆年間,收集古今圖書3500余種,分36000余冊,總字數不少於8億字!
《永樂大典》的編輯抄寫涉及兩千余人,既有王朝重要大臣,也有普通“抄寫人”。《四庫全書》有近4000名文案,無數官員參與古籍的收集、整理和編輯工作。
有意思的是,清朝的編輯們壹定知道抄書的辛苦,所以他們專門出臺了壹套“激勵機制”他們從落榜的學者中挑選字寫得好的,並規定每人每天至少抄書1000字。抄寫五年後,根據字數將他們分為不同的等級,並根據等級授予官職。如果他們抄200萬字,就升市領導了!
總結:這兩本書的套數太少了。只抄了壹套《永樂大典》給永樂皇帝自己看。復制了七套《四庫全書》,但當時的制版和印刷成本仍遠高於手工復制。所以這兩本書是沒有珍藏和珍藏價值的,但是我們現在看到的《永樂大典》和《四庫全書》基本上都是重新編輯後印刷出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