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卍’字的梵語為s/ri^vatsalaks!ana。又作萬字、卍字、卐字。音譯作室利靺蹉洛剎曩。意譯作吉祥海雲、吉祥喜旋。為佛三十二相之壹,八十種好之壹。乃顯現於佛及十地菩薩胸臆等處之德相。長阿含卷壹大本經、大薩遮尼幹子所說經卷六、大般若經卷三八壹等,均記載佛之胸前、手足、腰間等處有卍字。於今印度阿摩羅婆提(梵Amara^vati^)出土之佛足石,亦刻有數個卍字。卍之形,原是古代象雄表示吉祥之標誌。除印度外,波斯、希臘均有此類符號,通常被視為太陽、電光、火、流水等之象征。在古代印度,佛教、婆羅門教、耆那教均使用之。最早時,古印度人認為此壹符號乃存於梵天、毗濕笯(梵Vis!n!u)吉栗瑟拏(梵Kr!s!n!a)胸部之旋毛,而普遍視之為吉祥、清凈、圓滿之標相。在佛教,卍字為佛及十地菩薩胸前之吉祥相,其後漸成為代表佛教之標誌。
卍字之漢譯,古來有數說,鳩摩羅什、玄奘等諸師譯為‘德’字,菩提流支則譯為‘萬’字,表示功德圓滿之意。另於宋高僧傳卷三則謂,卍字譯為‘萬’並非取其意譯,而系準其音。然卍字之音,初時不入經傳,至武則天長壽二年(693)始制定此字讀為‘萬’,而謂其乃‘吉祥萬德之所集’。 然‘卍’本為壹種記號,而非壹字。歷來之所以聯讀為‘卍字’者,壹方面固因習慣使然,最主要者則因自梵文譯成漢文時之訛誤。蓋梵語laks!n!a,音譯作洛剎曩,為‘相’之義;另壹梵語aks!ara,音譯作惡剎羅,為‘字’之義。或因洛剎曩、惡剎羅兩音相近,遂將其字義混同。準此而言,則卍字、萬字應作卍相、萬相,始符其梵語本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