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景是永樂大典。很多媒體、書籍甚至官方教科書都說永樂大典在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中被燒毀、丟失,其實不然。
明朝永樂年間編纂的《永樂大典》是我國壹部百科全書式的文獻總集,卷* * * 22937卷(目錄60卷),匯集了中國歷代民間和官方出版的七八千種古籍和古籍,展現了中國古代科學文化的輝煌成就;明末文遠館大火後,這部百科全書的原件被銷毀,只剩下復印件。到清朝時,這些抄本丟失了2000多冊,剩下的2萬冊收藏在北京的國子監。翰林院是清代為國家儲備人才的機構,裏面收藏了各種古代善本,還有從全國各地收集的《四庫全書》底本。
1900 6月21日,清政府對外宣戰,義和團和清軍開始圍攻使館(和四十庫教堂)。英國公使館久攻不下,於是義和團和清軍想到了火攻。6月22日晚,甘軍首領董福祥的部隊開始焚燒毗鄰英國公使館東南角的房屋。第二天,他們幹脆放火燒國子監,試圖燒掉與其壹墻之隔的英國公使館。躲在公使館裏的外國學者震驚了。翰林院收藏的《永樂大典》和《四庫全書》大多被放火焚燒。
八國聯軍進京是壹個多月後的04年8月14。
沈陽故宮文髓閣完整的《四庫全書》保存至今。但八國聯軍侵華期間,俄國占領沈陽故宮,文髓閣《四庫全書》被毀,部分卷本散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