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許多人來說,“化石”壹詞已並不生疏,因自然裏常陳列有化石。可若問妳化石是怎樣形成的?它的科學意義何在?恐怕就較少有人會說得清楚了。簡單說來,化石是古代生物死後,其遺體遺物或遺跡被埋藏在地層裏,經長期的石化作用,變成了像“石頭”狀的東西。比如,壹條古代的魚死了,屍體如果沒被別的動物吃掉,也沒被湍急的水流沖毀,而正好遇上沈積環境,被泥沙壹層層掩埋起來。壹年,十年,百年,千年,至少幾萬年甚至幾億年,軟體部分腐爛了,骨頭,鰭條等堅硬部分,其有機質逐步被無機質(礦物質)所置換,最後變成了化石。化石的外形還和原來壹樣,但內容已是礦物質,所以分量就重多了。下面是我有幸見到的壹件獸骨化石,在這與大家分享交流壹下~
此件獸骨化石來自某種大型遠古動物,體態豐滿,保存完整,出土後氧化表面形成壹層細小紋理,使此件化石更具歷史感。經過歷史長河的蹉跎,此件化石具有不可估計的研究價值,同樣收藏價值不菲~
不同的化石觀賞石具有不同的美麗與神秘,同壹化石觀賞石也總帶給不同的賞石者以不同的遐想。因此,具備這種融景於石、引人入勝的力量,同時達到悅目賞懷、耐人尋味效果的化石觀賞石壹定是收藏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