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見朱雲明筆墨壹路馳騁,筆法無敵,越寫越流暢。他寫到最後壹段時,內心激蕩,筆墨多變。寫完《前崖賦》後,朱雲明還意猶未盡,又開始寫蘇軾的另壹篇《後崖賦》。不壹會兒,瑰麗的野草彌漫長虹,露出了紙面。
很神奇的是,朱雲明用“點”字來表達他的意思,在全卷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書法和繪畫是相通的,這種書法也遵循了繪畫的構圖,“點”筆畫的運用,巧妙的跳躍,使長卷上的字虛實相生。長卷的開頭,從《秋·七月盼》中的“之”字開始,筆觸跌宕起伏,抑揚頓挫,灑脫灑脫,就像這長卷的節拍,點出詩賦節奏之美,散發出朱雲明豪放不羈的個性特征。
整幅作品以奇筆疊畫,氣勢磅礴。它寫在珍貴的金粟山紙上,與著名的墨寶紙相映成趣。
文徵明欽佩地看著它!朱允明看到老朋友盯著畫面,不禁笑了起來:“文賢弟,妳我相隔千裏,難得壹見。既然喜歡,我就送妳這個字!”文徵明收回目光,贊嘆道:“我們相識幾十年,我也給哥哥墨寶念過無數的祝福,但這壹個不壹般,應該是冠軍!真希望我哥給我?”朱雲明聽了壹笑“不過這只是筆和墨,我再寫壹遍。文賢弟,請不要拒絕。”文徵明不再多言,莊嚴地接受了這面旗幟。後來,文徵明去了書院,帶著這幅畫卷回到了家鄉蘇州。文徵明家中收藏了蘇軾的手書《千赤壁賦》,所以他把這兩篇《千赤壁賦》收藏在壹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