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錢幣收藏 - 博物館裏的易碎文物如何預防地震的?

博物館裏的易碎文物如何預防地震的?

博物館裏收藏展覽著多種易碎文物,防震是壹項重要的工作。防震在館舍建築、保存與展示和運輸地各個環節中都有相應的反震措施。

防震的第壹個層次就是館舍建築防震。在博物館建設之初就要考慮到萬壹館舍遭遇地震要怎麽保護好文物,就要保證建築經受的住壹定強度的地震。博物館在支柱和梁下都有著大量的免震裝置。

這些免震裝置有的是由柔軟的橡膠與鋼板交疊建築而成的通過緩沖來減輕震感。還有由特殊鋼材制成的類似於彈簧的作用的減震裝置,還有滑動減震裝置,在遇到大的地震時,能夠左右滑動,使地震的能量不能直接傳輸到建築上,這些都能夠達到減緩震動的效果。

防震第二層考慮的就是保存防震,在博物館內部的儲存設施也要有防震效果。保存用囊匣櫃架,囊匣是文物的外包裝置,類似於禮物盒,裏面有壹些柔軟的具有減震作用的填充物。而櫃架就是文物儲存櫃和儲存架,還會用到密集櫃,都能起到壹定地減震作用。

第三個層次是要考慮到展示防震。普通文物在展示時在下面墊壹個防滑墊,如果有不好固定的文物,壹般會用尼龍魚線固定住,壹些空心的文物則套在展臺的小柱子上固定。而有特別重要的文物還會使用防震櫃展示。

第四個層次就是文物運輸過程中的仿真工作。文物運輸是極易損壞文物的壹個過程,壹般會給文物設計特殊的運輸箱子,裏面塞進去填充物保證文物不晃動。

而且對於進入博物館工作的人員要進行培訓如何搬運、保護文物,要使用手套等工具,拿取搬運也都要講究方法,墊什麽墊子,放什麽位置都要培訓,在人的移動、研究、使用文物的過程中都要有防震的意識。

  • 上一篇:北京哪裏有賣舊書舊雜誌的地方?
  • 下一篇:古代遠程火炮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