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世紀,英國的漢斯·斯隆爵士發明了用牛奶釀造的可可飲料,這是第壹次將牛奶和可可結合在壹起。這時的可可飲料已經接近現在常見的熱巧克力了。然而,這種飲料仍然是液體,需要技術突破才能制成固體巧克力。
這項技術突破是由荷蘭化學家範·霍頓在19世紀初完成的。他在1815發明了堿化技術,降低了可可粉的苦味,加深了顏色,口感更細膩。1828年,他發明了水壓機,可以將可可脂從可可豆中分離出來,從而得到低脂可可粉和液體可可脂。
這項發明使得巧克力制作更加靈活。人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調整可可粉和可可脂的比例,制成不同種類的巧克力,如黑巧克力、牛奶巧克力和白巧克力。
固體巧克力的發展歷史
固體巧克力發明後,1851年,英國人約瑟夫·弗萊(Joseph Frye)在倫敦水晶宮舉辦的世博會上展示了他的巧克力產品,引起轟動。他的巧克力工廠是當時最大的巧克力生產商之壹。他的巧克力被認為是高質量的,他的巧克力包裝也非常精美。
1893年,美國人米爾頓·好時在芝加哥世博會品嘗歐洲巧克力。他深受啟發,決定在美國建立自己的巧克力工廠。他在賓夕法尼亞州的好時成立了好時巧克力公司,開始生產各種巧克力糖果,其中最著名的是好時之吻,壹種小錐形巧克力。
1912年,吉恩·紐豪斯二世發明了巧克力松露,這是壹種球形巧克力,表面覆蓋著可可粉,內部含有奶油或果醬。他的巧克力松露被認為是巧克力奢華的象征,他的巧克力工廠也成為了比利時巧克力的代表。
百度百科-固體巧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