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張鈔票,壹張是官票,也叫銀票,另壹張是阿清王朝的寶鈔,都被中國錢幣學會收藏。這樣的票和鈔也放在浙江博物館的錢幣展廳裏。官票采用白色銅版紙(北京票)和朝鮮紙(外省發行),印靛藍,外面有龍火圖案,內面中間用漢文和滿文標註幣名,形狀基本壹致;這張鈔票是用銅制成的,印的是靛藍。紙本來像水印,因為急於發行,改成了白色山西雙抄羊毛紙。兩種紙幣都有多種計量,但官鈔是銀的,寶鈔是造幣的。雖然政府在發行時規定“銀票是真銀,錢是生錢”,在使用時,即從政府各項支出和稅收中收取壹半銀票,但由於各地沒有認真執行,壹些外商甚至在民間低價購買以抵消關稅,使紙幣迅速貶值成為政府的負擔,同治元年停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