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座山土層薄,巖石裸露,石漠化嚴重,動植物很少。”今年61歲的於魯海在18接受采訪時說,出於對原生態環境的熱愛,他在1997失業後,在濟南南部山區大石崮山承包了30畝山地,帶領全家走上了開荒、育林、生態養鹿的道路。
“專業知識相對匱乏,但年年無林。第壹年種下的樹苗成活率不到50%。”於魯海沮喪地說,再加上農場回款慢,他只能把多年積蓄在市區的房子賣了,繼續通過擺地攤、賣藥材等方式開荒、育林。
拔土蓋山,建設灌溉系統,為林木種苗創造健康的生長環境...21年間,陸海5000畝“土嶺荒山”植樹40多萬株,該地區植被覆蓋率提高到80%以上。同時,集觀光旅遊、梅花鹿養殖、生態農業於壹體的大石崮山森林公園正式落成,周末客流量超過1000人。
在濟南南部山區的大石崮山腳下,我們可以看到,在薄薄的雨霧掩蓋下,壹片綠色在山間綿延,松樹、槐樹、槐樹、側柏錯落有致地點綴在林間小路旁,鳥語花香,生機盎然。
於魯海說,大石崮山是五湖十六國時期,南燕向青州獻帝慕容德,指揮作戰的舊址,民俗文化豐富。接下來,他深入挖掘當地民俗文化的歷史,實現旅遊文化的雙重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