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書法作品很值錢,具體需要根據當前市場決定。
左宗棠在書法上的造詣很深,他不僅能寫行草書,篆書的水平也極高。行書深受何紹基的影響,筆畫圓勁而顧盼生姿;篆書取法鄧石如、吳讓之等比較圓轉的壹路,點畫舒展而不失端莊。
左宗棠,漢族,字季高,壹字樸存,號湘上農人。晚清重臣,軍事家、政治家、著名湘軍將領,洋務派首領。左宗棠曾就讀於長沙城南書院,二十歲鄉試中舉,但此後在會試中屢試不第。 他留意農事,遍讀群書,鉆研輿地、兵法。
左宗棠生性穎悟,少負大誌。5歲時,他隨父到省城長沙讀書。1827年(道光七年)應長沙府試,取中第二名。他不僅攻讀儒家經典,更多地則是經世致用之學,對那些涉及中國歷史、地理、軍事、經濟、水利等內容的名著視為至寶,對他後來帶兵打仗、施政理財起了很大的作用。
1830年,左宗棠進入長沙城南書院讀書,次年又入湖南巡撫吳榮光在長沙設立的湘水校經堂。他學習刻苦,成績優異,在這年的考試中,7次名列第壹。1832年,他參加在省城長沙舉行的鄉試,因“搜遺”中第,但此後的6年中,3次赴京會試,均不及第。
科場失意,使左宗棠不能沿著“正途”進入社會上層,進而實現他的誌向。但左宗棠的誌向和才幹,得到了當時許多名流顯宦的賞識和推崇。早在1830年,僅18歲的左宗棠拜訪長沙的著名務實派官員和經世致用學者賀長齡時,賀氏即“以國士見待”。
名滿天下的林則徐對 左宗棠也十分器重,兩人曾在長沙徹夜長談,對治理國家的根本大計,特別是關於西北軍政的見解不謀而合。林則徐認定將來“西定新疆”,舍左君莫屬,特地將自 己在新疆整理的寶貴資料全部交付給左宗棠。後來,林則徐還多次與人談起這次會見,極口稱贊左宗棠是“非凡之才”、“絕世奇才”,臨終前還命次子代寫遺書,壹再推薦左宗棠人才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