帛書是中國古代印在絲綢上的文獻,即用紙緊緊覆蓋在碑、石等器物的文字或圖案上,用墨水或其他顏色印刷而成的印刷品。出土了楚帛和漢帛;帛書又稱帛書,寫在白色的絲綢上。其起源可追溯到春秋時期,現存實物為子彈頭庫楚墓出土的帛書。
帛書又稱《楚勾書》,分為三部分,分別是天象、災變、四時運行、月忌;它的內容豐富而復雜,不僅記載了流傳在楚地的神話傳說和風俗習慣,還包含了陰陽五行、天人合壹的思想。文字四周繪有12怪神,帛書四角繪有藍、紅、白、黑四種顏色的樹。
帛書的歷史淵源;
楚帛書發現於長沙彈藥庫楚墓,1942被盜,現藏美國大都會博物館。楚國的墨寶有1件完好,900多字* *,光怪陸離,難以理解,並附有靈異人物。壹般認為是戰國時期的命理佚書,與古代流行的歷法有關。漢代帛書主要發現於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有* * * 12萬字。
此外,1979年,在敦煌馬圈灣漢代烽火臺遺址還發現了壹卷帛書,是從衣服上剪下的。它是用30個字的書法寫的,記錄了邊塞絲綢的價格和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