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九四零年作。《愚公移山》是中國人民喜愛的壹則寓言。它教導人們:只要有堅強的毅力,持之以恒,終能戰勝壹切困難。
當時正是抗日戰爭最艱苦的年代,但徐悲鴻堅信:中國人民以愚公移山的精神,艱苦奮戰,壹定能夠移掉壓在中國人民身上的兩座大山——封建主義和帝國主義,壹定能夠取得抗日戰爭的最後勝利。
畫面上愚公白發長須,掛鋤而立,開山者體魄健壯,揮鋤掘石,整個畫面表現了堅卓的精神和強勁的力量,給人以巨大的鼓舞。
徐先生巧妙地使西洋的素描技巧和中國畫的線描相結合,使畫面的空間感、體積感、量感和質感表現得非常充分,人物栩栩如生,開中國人物畫之先河。
徐悲鴻最突出成就是,他是中國現代美術事業的奠基者,傑出的畫家和美術教育家,為中國現代美術事業做出了突出貢獻。
徐悲鴻長期致力於美術教育工作。他發現和團結了眾多的美術界著名人士。他培養的學生中人材輩出,許多已成為著名藝術家,成為中國美術界的中堅骨幹。他對中國美術隊伍的建設和中國美術事業的發展作出的卓越貢獻,無與倫比,影響深遠。
徐悲鴻的美術作品熔古今中外技法於壹爐,顯示了極高的藝術技巧和廣搏的藝術修養,是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典範,在我國美術史上起到了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巨大作用。美術代表作有油畫《田橫五百士》、《徯我後》、中國畫《九方臯》、《愚公移山》等巨幅作品.
他突出的成就是引導了新中國美術道路向現實主義發展了,美術不再是文人雅士無病呻吟的玩具,他的美術思想與***產黨的藝術主張有***同點,所以他的思想發展的很好,他的作品也堪稱政治的作品和現實的作品,時代的脈搏強勁。這是他偉大之處。
當然,也有人說這是缺點,藝術和政治結合了,但說他缺點的人卻沒有作品會流芳百世。徐悲鴻的作品是留給全體中國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