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別:中國古畫
時間:北宋
原始文物:民間收藏
文物現況: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簡介:
絲綢墨水筆縱向131.6厘米,橫向105.4厘米。
此圖用水墨畫倒掛竹枝,竹業濃墨重彩。石的竹簡“厚墨為面,厚墨為背”可見壹斑。筆法細致飄逸,現已別致。這幅圖沒有錢,上面有兩個印章:“靜閑室”和“文同與柯”。石塘裏有明代知望和陳至題寫的詩。
文同(公元1018-1079),字和燦,號石獅先生,號瀟瀟先生。四川梓潼。曾狀告袁外郎、米哥學校管理。又奉命鎮守湖州,故稱“文湖州”。傳說湖州竹派影響深遠。
文同,被稱為石獅先生等。北宋子洲梓潼縣永泰縣(今四川省綿陽市鹽亭縣)人。著名的畫家和詩人。宋仁宗元年(1049)進士,遷太常博士,集賢學堂讀書。他在瓊州、陵州、揚州等州做官。元豐初年,知湖州(今浙江),未任先卒,故稱文湖州。他以博學著稱,擅長詩詞書畫,深受文彥博、司馬光等人的推崇,尤其是他的屬下堂弟蘇軾。
文同以擅長畫竹子而聞名。他註重體驗,主張先有計劃再寫作。他畫竹葉,創造了厚墨為面,淡墨為背的方法,為學者所效,形成墨家學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