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革命根據地就先後生產過“生產”牌、“自給自足”牌、“大生產”牌、“勞動者”牌、“勞動”牌、“豐收”牌等煙標。 1948年11月,沈陽解放。回到人民手中的沈陽制煙廠(1953年更名為沈陽卷煙廠)恢復生產後,很快出品了壹個名為“生產”的卷煙牌號。第壹代“生產”牌煙標圖案是壹個肩扛大錘的工人頭像,旁邊為齒輪,這個圖案充分展現了工人階級的嶄新風貌。後來,為了滿足市場需要,設計者不僅在煙標圖案上作了新的嘗試,還將牌號“生產”改為“新生產”。再後來,為了配合當時的大生產運動,又將牌號“新生產”改為“大生產”,同時將煙標圖案改為並肩向前的工人、農民頭像。至今已經走過50多年風雨歷程的“大生產”牌卷煙,其人物版煙標上的人物圖像也在不斷更換著新面孔,1998年已改為煉鋼工人和女社員形象,饒有趣味。 為了紀念新中國第壹個“五壹”國際勞動節,寧波卷煙廠於1950年特意設計出品了“五壹”牌香煙,煙標圖案以農民勞動場景為主題,畫面線條簡潔,色調樸素淡雅,圖中的“1950”字樣指出了當時的年代,這是新中國第壹批重大節日紀念煙標,在煙標集藏史上有著重要地位。後來,寧波卷煙廠又對“五壹”牌煙標圖案進行了修改,新煙標以紅色為主調,把工人、農民的形象定格在主圖上,其背景是煙囪林立、井架高聳的工廠,副圖是以齒輪、麥穗組成的壹個圓形,中間標有“5·1”字樣,壹旁還有“勞動創造美好未來”字樣。
上一篇:木制貨架子制作步驟下一篇:成語引狼入室的同義詞是什麽及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