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文解釋:即檀香。
1,北魏酈道元《水鏡何柱易》:“以檀香為薪。”
2.唐·王維《建福寺光師室別詩序》:“香不焚於檀香,散花取於優缽。”
3.唐遠風情歌《天香陰體順江寺》:“風搖煙散。地廣塵稀,是天地。”
4.李明師真《本草綱目·木易檀香》:“師名檀香,以為尚有所言。範仁是真檀香。”
古意:
(植物)名叫檀香。翻譯嶽和樂。從南印度的莫羅耶山看,這座山形似牛頭,因此得名牛頭檀香。慧遠音義曰:‘檀香,此雲喜樂,謂白檀香可治發熱,紫檀可消風腫,是除病平安之樂,故名。’玄英在《音義二十三》中說:‘可以彈那個,也可以做檀香,檀香是外國的香木,有紅、白、紫之分。’在漢明帝的情況下,天柱國朱大師會畫釋迦牟尼像,這是國粹檀香大師的第四幅作品。
據本草記載,檀香不同於白檀、黃檀,故古今稱檀香為檀香。這個檀香是另外壹種檀香,不是今天常見的紫檀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