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時期雕刻的兩條石鯨,長度大致為4.9米,頭徑0.59米,尾徑0.47米,最大魚體直徑1米。古書《三輔故事》也記載了這條石鯨。這兩只石鯨發現於上世紀70年代,出土後收藏於當時的陜西省博物館(現碑林博物館)。但由於陜西歷史博物館開館,太液池的石鯨被轉移到陜西歷史博物館,昆明池的石鯨則留在北林博物館。
轉移到陜西歷史博物館的太乙池石鯨被放在壹個非常顯眼的地方,但即便如此,也很少有人關註。太乙池中的石鯨被放置在陜西歷史博物館門口的觀賞池中。妳知道石鯨嗎?真面目?有人會認為這是壹塊普通的觀賞石。這是因為這只石鯨的雕刻風格采用了西漢時期非常流行的寫意手法,導致石鯨缺乏真實感。
如果事先不知道石鯨的來歷,真的很難知道這塊直接放在博物館門口觀察池的大石頭,其實是壹件有著2000多年歷史的文物。為此,石鯨也被視為陜西最低調的文物。博物館之所以直接將石鯨作為歷史文物放在入口處的觀賞池中,壹是為了以水養石,二是因為石鯨的重量很大,容易被盜。
因為有十幾個朝代曾經都在陜西,所以陜西的文物數量也非常多。除漢武帝時期的石鯨外,陜西出土的文物還包括新石器時代的紅陶尖底瓶、商代的蛇頭匕首、西周的烈鬼、日本的彜族、秦代的跪俑、杜等。這些文物幾乎涵蓋了中國歷史上的每壹個時期,還包括許多國寶,如五祭丁薇、鑲金獸首瑪瑙杯、客使圖和鴛鴦蓮花瓣金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