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錢幣收藏 - 漢綠釉鑒定有何方法 漢綠釉最大的特點是“反鉛”

漢綠釉鑒定有何方法 漢綠釉最大的特點是“反鉛”

首先,漢綠釉陶壺、罐、樽、盤等作品都是紅陶胎,顏色呈淺紅色,比較粗松,質地較軟。露胎部分由於表層的粉化,底部成型時出現的輪旋紋理雖然看得見,但不夠清楚,用指甲摳劃,胎體上會出現劃痕。其次,漢代各類罐中的小型罐,造型特點是小口、短頸、口沿平滑圓潤,有的口沿中央有壹條小溝槽,其肩部豐滿,腹部圓鼓,下腹緩收,平底,從肩部到底都很飽滿,線型結構上收放都很緩慢,底部不向外張哆,這也是漢綠釉的特點。第三,從裝飾花紋上看,釉陶壺、罐等類器物的肩部往往有壹圈模印出來的狩獵紋。這類紋樣也用在其他作品上,如樽、博山爐等。其構圖生動活潑,人處於進攻狀態,動物上下騰躍,山石樹林作陪襯,主題突出,層次分明,完整諧調。第四,從釉上看,漢代遺留下來的真品綠釉有兩種:壹種深沈凝厚,釉光瑩潤悅目,比較暗,沒有浮光。器物肩部的紋飾猛壹看不夠清晰,仔細端詳就會發現花紋內容豐富,安排很有章法,能看清楚,釉面不夠平整,在口沿,肩腹部分常有窯粘現象,往往釉層被粘掉壹塊,露出紅色陶胎,用放大鏡看這個部位,可以看出陶質比較粗。另壹種釉層薄,釉光比前壹種明亮,釉色略微淺淡,施釉也不夠整齊,也有窯粘現象。這兩種釉的釉層都有流釉現象,或叫垂釉現象。這個流釉現象大多都不是從器物口沿流向底足,而是由器底向口沿方向流動,即由下向上流動,許多器物底、下腹部位釉層較薄,口、頸部分釉層料厚,尤其口沿部分,常有壹些不整齊的滴珠,這與漢代釉入窯焙燒時的裝燒方法有關,往往是兩件相同的作品壹上壹下扣起來,叫對口燒,於是就出現了上述特征。

  • 上一篇:錢幣收藏書和收藏箱的區別
  • 下一篇:那個月入三萬的大學生,回家做“漁夫”了。大學生如何振興鄉村?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