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同治年間,歐洲傳教士在上海土山灣設立孤兒院,向收養的孤兒傳授各種技藝,其中畫館傳授西洋畫技法。孤兒長大出院後,也把油畫技法帶到了社會。與此同時,壹些中國文人前往歐洲國家,親眼目睹西歐畫家的精美作品。薛福成的油畫觀在巴黎被廣泛閱讀,康有為的《意大利遊記》對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繪畫給予了很高的評價。通過他們優美的詩歌,中國知識分子第壹次了解了另壹種與中國傳統繪畫完全不同的繪畫。
第三,清政府頒布校規,實行日制。隨後,科舉制度被廢除,南京兩江師範學校和保定北洋師範學校都開設了繪畫手工課,開設油畫班,聘請外教授課。此外,民間還開辦藝術學校,教授西畫技法。油畫開始在中國正式小規模傳播。
4.辛亥革命後,越來越多的人出國學畫。留學生回國後通常以美術教學為職業,通過學校傳播自己的藝術理念和繪畫技法。至此,油畫這壹舶來品在中國逐漸發展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