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源寺供奉的佛像主要建於明清時期,本身就是珍貴的文物。比如天王殿的明代布袋和尚銅像和韋陀坐像,大雄寶殿的“華嚴三聖”像,十八羅漢坐像等。
最獨特的是毗盧殿中供奉的明代“五方佛”菩薩銅像,屋頂高(4.58米),共三層:下層為千葉蓮瓣巨型基座,每片蓮瓣上雕有壹尊佛像;中間層為方形佛像,面向東、南、西、北;Pilufo在最上面。?
1980法源寺中國佛教圖書文物博物館成立後,向社會各界和有關部門征集和借閱了大量佛像雕刻文物,陳列在佛經樓和觀音殿。
法源寺的佛教造像涵蓋了東漢、三國、北魏、北齊、隋、唐、五代、宋、遼、金、元、明、清。從材質來看,材質有很多種,銅、鐵、石、木、泥、磚、陶、瓷、牙、綠松石、玻璃等等。其中以宋代羅漢、元代銅像觀音、明代法華三彩瓷觀音、銅像千手千眼觀音最為珍貴。佛經樓下層擺放的7.4米長的木雕臥佛,是北京現存最大的明代木雕臥佛(可惜未能入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