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培公,湖北荊州人。是康熙身邊的重要謀臣,在三潘之亂時,曾勸降割據平涼的王周培公在年幼的時候,就失去了父親。事跡比較的悲慘,再後來他的母親也殉難而死。輔臣。周培公沒有因此自暴自棄,他先是成為小官吏,再後來他依附顯赫的人進了京城。擔任了內閣供奉,這件事我們就可以知道他深諳經世之道,知道低頭,學會依靠別人,壹步步往上爬。
他是壹個比較聰明的人,在康熙十三年,吳三桂發動了三藩之亂。康熙帝在這個時候看出了吳三桂的意圖,派出蜀兵部事的東閣大學士黃錫袞。他跟周培公壹起非常從容不迫的調遣大軍,從江西、浙江、陜西、甘肅阻擊吳軍。
在康熙十五年,周培公向圖海上取平良策,被召為幕僚。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看出,周培公擅長把握時機。他認真分析了當時的形勢,他幫助康熙皇帝平定了陜甘叛亂。不僅解決了朝廷重大的威脅,還削弱了吳三桂的西北勢力。在《康熙王朝》中,周培公只不過看到蠟燭,就推測有人謀反,這其中到底有什麽根據?
事情是這樣的,那個時候都是用蠟燭來照亮。我們知道古代有人用摔破杯子為號,而這蠟燭恰恰也是如此。蠟燭的火壹旦熄滅,裏面和外面的人裏應外合,這件事我們可以看出周培公是壹個比較謹慎的人。他觀察比較細微,他是壹個比較謹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