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圖》以全景式構圖,細膩的筆法,真實記錄了宋徽宗宣和年間(1119-1125年)汴梁(今河南開封)以及汴河兩岸的繁華熱鬧景象。
《清明上河圖》全圖可分為三個段落,展開圖,首先看到的是汴京郊外的景物;中段主要描繪的是上土橋及大汴河兩岸的繁忙景象;後段則描繪了汴京市區的街景。人物大者不足3厘米,小者如豆粒,仔細品察,個個形神畢備,毫纖俱現,極富情趣。
擴展資料
《清明上河圖》的收藏歷史:
根據《清明上河圖》卷後元人楊準、明人李東陽的題跋可知,此畫的第壹位收藏人是宋徽宗。1126年金兵大舉進攻中原,《清明上河圖》被金兵掠走流落到北方。
清朝乾隆年間,這幅畫再次露面。這次收藏《清明上河圖》的是浙江桐鄉人陸費墀,陸費墀得畫後,在畫上矜印題跋。臨終前,他將畫轉給了朋友畢沅。之後畢沅被抄家,《清明上河圖》第四次進入皇宮。
此後,《清明上河圖》在清宮裏度過了100多年的平靜歲月,雖然中間歷經了1860年英法聯軍,以及1900年八國聯軍兩次入侵都僥幸逃過了劫難 。
人民網-《清明上河圖》傳世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