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藏品的後人作刻在肩胛骨上的甲骨文偽並不高明,鑒定時須註意如下幾點:第壹,看蔔骨之新舊。甲骨埋入地下三千余年,被有的學者稱作“亞化石”,自然有壹種古樸感。作偽者常用大版新鮮牛骨來刻字(因龜甲較難刻契,且易碎裂),故凡遇大版牛骨刻辭須謹慎。如英國駐安陽長老會牧師明義士(James Mellon Menzies)於1914年起開始搜集甲骨文,結果初次所購之大骨版,全系新鮮牛骨仿制,收藏不久,即腐爛發臭。
第二,若能目驗實物,可看切口之新舊。即便是利用出土之甲骨新刻文字,因切口新,作偽者常用粘性泥土塗抹。將甲骨浸泡水中不久,即可用刷子刷去泥土,切口便壹目了然。而真品則因土色深入刻痕內,壹般是洗刷不掉的。
第三,看內容是否符合蔔辭的文例文法。因作偽者並不懂甲骨文的內容,多數是胡亂抄襲真片上的文字,東拼西湊,甚至倒寫、刻錯亦渾然不覺。因此,在鑒別時要註意看刻辭是否連成文句。壹條完整的蔔辭,由前辭(又叫敘辭,寫占蔔日期,以幹支表示,同時又寫占蔔者名,通常是商王的史官)、問辭(又叫命辭,是要問的事)、占辭(商王看了蔔兆以後所下的是非結論)、驗辭(占蔔後結果的應驗情況)這樣四部分組成,不過許多蔔辭都不完整,壹般只具有其中的幾部分。
第四,看刻辭格式。在龜甲上的刻辭,分兩種式樣:刻在左右邊緣部分的,由外向裏讀,確切地說,刻於左甲邊的文字,從左向右讀,刻於右甲邊的,則從右向左讀。另壹種是龜腹甲的中縫兩邊文字,皆由裏向外刻,即在中縫左側的文字,由左向左讀,在右側的,由右向右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