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石鎮地處山區,保持了山裏人淳樸而熱情好客的民風。到過界石的遊客,都被山裏人那友善的招呼和濃濃的情誼打動。界石鎮地傑人靈,歷史源遠流長,遠在原始社會,部落首領堯即命人在此設壇祭日,據考,昆崳山為上古“堯命羲仲居隅夷,日旸谷”的觀日出之地。“旸谷”,即今昆崳山東北麓界石鎮旸裏村東南處,4000年唐堯文化記載讓這裏成為古代科技文明的典範。2000多年前,秦始皇掃平六合、統壹華夏後五次出巡,其中兩次經過文登及界石地。秦始皇東巡經過昆崳山已為史學家所認定,至今昆崳山壹帶仍有龍石曬字“輦道口”、“輦子村”等地名可資佐證。遠在春秋戰國時,昆崳山即為方仙道聚居地,特別是距今900年前的道教全真派在昆崳山的興起,無疑是昆崳山成為“仙山聖地”的重要根源。自王重陽收七真、創立全真派,昆崳山遂成全真教發祥地。其時,以昆崳山為中心,形成東到文登、榮成,西至福山、棲霞、萊州,南至乳山、海陽,北至沿海岸線這樣壹個宮觀區。昆崳山頂盛時期,山中七十二峰,已是“峰峰有寺院,山山有宮觀。”
昆崳山是革命聖地,哺育了膠東人民不畏強暴英勇奮鬥的革命精神。1935年席卷膠東四縣的“壹壹四”暴動就發生在這裏,暴動的幸存人員組成了昆崳山紅軍遊擊隊,堅持鬥爭,隨後創建了山東第壹個抗日根據地。昆崳山現存大量革命遺址,甘泉寺、“老蜂窩”等地都是革命運動活動地。解決後大量反映昆崳山革命歷程文學作品,如馮德英的《苦菜花》、《山菊花》、《迎春花》系列小說,伴隨著昆崳山紅軍遊擊隊的赫赫戰功而名傳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