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盂蘭盆法會
盂蘭盆法會是根據《盂蘭盆經》,於每年農歷七月十五日舉行,以佛法供養三寶的功德,回向現生父母身體健康。
部派佛教時期,印度就常興辦盂蘭盆會而在中國,《佛說盂蘭盆經》在西晉時由竺法護譯出,因強調借由供養十方自恣僧,以報答雙親養育之恩,乃至度脫七世父母的思想,與中國崇尚孝道的倫理傳統相符,因此中國歷代帝王的提倡而盛行不衰。
南北朝梁武帝時代,始興盂蘭盆法會,以報答父母祖先恩德。唐朝時期,法會活動呈現興盛,官民***樂。
擴展資料:
民間盂蘭盆會
現時民間的盂蘭盆會或中元普渡大都是糅合佛、道、巫覡宗教、民間信仰而成,除了原來的普渡意義外,還增添了娛樂成分,變成廟會形式的祭典,有歌舞、戲劇等娛樂活動。例如華人的盂蘭盆會常有神功戲演出,近年也有當代流行表演的“歌臺”、電子花車。
日本、琉球則有盆踴,朝鮮半島有農樂、假面舞等。除了祭祀、娛樂外,壹些盂蘭盆會還有團結地區、族群的社會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