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壹塊小研石在壹面磨平的石器上壓墨丸研磨成墨汁。
墨中的碳分子和水分子融合的速度、細膩程度。發墨好的墨如油,在硯中生光發艷,隨筆旋轉流暢,所以畫畫的用硯比書法的用硯要求更高。
下墨講求快慢,發墨講求粗細,但往往下墨快的發墨粗,發墨好的下墨慢。所以,下墨發墨均佳的硯極其珍貴。
石材硬度較軟則硯石顯空隙率小,硯石的礦物細、粒間間隙小,從而達到很好的發墨效果;而反之石材硬度較硬則顯示礦物較軟者稍粗、粒間間隙稍大,從而可以達到很好的下墨,下墨與發墨本身是矛盾體,好的硯質要恰好能夠調和矛盾,就是要細而不滑,澀而不粗。
擴展資料
漢代由於發明了人工制墨,墨可以直接在硯上研磨,於是硯臺開始發展起來,出現了銅硯、陶硯、銀硯、徐公硯、木胎漆砂硯等等,六朝至隋朝最突出的就是瓷硯的出現。
唐代是硯臺的重要發展時期,出現了端石和歙石兩大硯材,明清時期制硯的材質更加豐富,出現了瓦硯、鐵硯、錫硯、玉硯、象牙硯、竹硯等等。
木硯研究始於何時,沒有定論,但以清代居多。木材因其本性所限定,實際並不適宜做硯臺,但文人的浪漫將這種大膽的嘗試,與工匠的巧思融合在壹起,為我們留下了許多頗為精美的文房陳設品。
除石硯以外,我國還生產過壹些用其他原料制作的墨硯。漢代有瓦硯,陶硯,玉硯,鐵硯和漆硯,晉代有木硯,瓷硯,和銅硯,唐代有泥硯,宋代有水晶硯,石泥硯,磚硯和天然硯,明代有化石硯,清代有紙硯,而今有橡皮硯。
經過很長時間的歷史,硯臺已早已不再是單純的文具,而成為了集雕刻,繪畫於壹身的精美工藝品,成為文人墨客收藏的對象。
百度百科-硯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