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油畫收藏 - 三國時期打仗到底是用劍還是用刀?

三國時期打仗到底是用劍還是用刀?

從目前出土的文物可以看出,在戰國時期大家打仗都是用青銅劍,但是在實戰中劍的便捷度和威力都是不如刀的。到了三國時期有身份的人依然會配備寶劍,但是實戰中是用劍還是刀呢?其實劍對於那時候的人來說還有很多其他層次的意思,劍看起來會更加莊嚴而且比刀會精致很多。對於劍的意思壹起來看看有哪些講究吧。

說起來,三國時期將領們使用的武器不僅形態各異,名字也非常霸氣。如關羽的青龍偃月刀,又叫冷艷鋸,張飛的丈八蛇矛,呂布的方天畫戟等等。而讓人驚訝的是,三國時期的君主們大多用的都是劍,比如劉備手中的雌雄雙股劍,曹操曾經使用過的青釭劍與倚天劍,孫權用的青冥劍,都是當世名劍。不僅如此,孫權此生還喜歡收藏寶劍,當時他手中就有白虹、紫電、辟邪、流星、百裏和青冥寶劍這六把劍,可以說是名劍愛好收藏家了。

但是劍這種兵器,實際上在戰場上並不太實用,因為它劈斬不如大刀,挑刺不如長槍,而且名劍冶煉工藝復雜,造價昂貴,既然如此,為什麽君主們都喜歡用劍呢?其實,這與中國文化之中的劍的含義與其包含的哲學思想有關系。

劍由於其左右對稱,不偏不倚而向來有君子之說,因此劍又稱百兵之君。也是因為如此,我們看到的很多武俠片中,正義之士往往使用的都是劍,而壹把好劍,也是大多時候俠士們的標配。只不過劍後來成為爛大街的兵器,因為最初並不是所有人都能用得起劍,而且劍後來的樣子也與最初設計的劍大相徑庭。

在我國古代《周禮》中有記載,配劍是士大夫的象征。而春秋時期,冶煉技術還不夠發達,士兵們使用的劍大多為青銅劍。說是劍,實際上只不過是長矛矛頭的加長版。而這樣的狀況壹直持續到漢唐時期。直到唐朝變更了自春秋始流傳近1500年的周劍形制,創造了獨特優美的劍形,並流傳後世,直至今日。

論起漢朝之前的名劍,有以鑄劍師的名字命名的,如幹將莫邪兩劍;也有以使用者命名的劍,如吳王劍,越王劍等等。而春秋戰國時期最長的劍,則要數嬴政被荊軻刺殺時自己背上背著的那把劍了,此劍之長,以至於嬴政多次想將劍拔出都不得。

不僅如此,劍還有王道壹說。早在莊子見趙文王時,就曾今提出了三劍的說法,即“天子劍,諸侯劍,庶人劍”。說的是身為天子要心懷天下,諸侯要舉賢納能,只有庶民才用劍搏擊,委婉地指出趙文王的所為實際上是庶民之劍,而希望他能成為天子之劍。

正由於劍有君子之意,又有王道思想,於是逐漸演變成了後來諸侯均用劍的狀況。

  • 上一篇:十部頂級耐看的重生小說
  • 下一篇:壹份禮貌的手抄報?

    行末自律,禮尚往來,胸懷寬廣。忠是自以為是,誠是自清。節儉是自美,奉獻是自高。勤奮導致自我充實,誠實導致自我繁榮。孝而自和,文明自強。以下是我帶給妳的:

    數據1:巴羅民族禮儀

    巴羅人民是壹個好客的民族,他們把留住客人、贏得客人喜歡視為壹種榮譽。主人在請客人吃飯之前,應該先來壹杯酒,吃壹口飯,以示食物無毒,對客人有誠意。如果客人來自遠方,巴羅人會拿出他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