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油畫收藏 - 觀文房古物—參觀湖南省博物館

觀文房古物—參觀湖南省博物館

在長沙遊玩期間,我參觀了湖南省博物館,最著名的是馬王堆漢墓文物展,那個時代人們的生活完整地向今人展出,服飾、食物、飾品等等。我很喜歡逛博物館,以古觀今,歷史的長河向前推進,在時間的維度上,我們此時也是站在其中壹個點上,不知幾千年後的人們會如何看待我們今日的思想和生活。古人讀書、寫字、賞花、看山,生活的節奏很慢,在壹間小小的書房中,就可以有壹片廣闊的天地,細細品味墨香浸染的世界。

? 在湖南博物館,壹部分文房古物陳列於櫥窗中,令人不禁遐想那時人們書寫的狀態和方式。有壹副漢畫像石,很有意思。 按漢代習俗,文冠奏事,壹般都用毛筆將所奏之事寫在竹簡上,寫完之後,即將筆桿插入耳邊發際,以後形成壹種制度,凡文官上朝,皆得插筆,筆尖不蘸墨汁,純粹用作裝飾,史稱“簪白筆”。 (來自百度百科)那時人們沒有簽字筆這麽方便的工具,將毛筆像簪子壹樣插在頭上,需要用時就拔下來,想想好有趣。

? 有壹副相對而坐的書童,兩人面容如此相近,不知在交流些什麽,也不知是在怎樣的情境下,會這樣相對。解釋中寫: 俑頭戴進賢冠,身著交領長袍,應為筆吏。中間置書案,案上放有筆架、長方形硯、小提箱。壹人執筆在木櫝上書寫,另壹人手執壹板,上置簡冊,若有所語。手執毛筆及筆架上的兩支筆,筆桿頂端皆呈尖狀,也可作發簪,便於隨時取用。 (來自博物館釋義)

? 此外,還展出了壹些文房用具,在紙張沒有流行起來的時候,人們在木簡及手絹上書寫,用的硯臺也和今人不同。

? 魏晉以後開始流行瓷硯,造型如太學避雍,中間隆起,故名。硯堂無釉,以利研磨。底足隨著時間推移由三足增至多足。有的唐硯尚有墨漬,說明為墓主生前實用物。 (來自博物館釋義)

? 中晚唐之際,避雍硯不再流行,代之而起的是箕形硯,造型如箕而名,多為石質。之後又演變為風字硯。 (來自博物館釋義)

? 簡牘是紙本時代前的主要載體,文天祥名句“留取丹心照汗青”即指此。多簡編連在壹起,即為冊。 (來自博物館釋義)

? 削刀是簡牘制作和書寫時的常用工具。書寫時往往先將簡牘以削刀作修整,或書寫出錯時,以削刀刮掉重寫。 (來自博物館釋義)

?

? 在櫥窗前欣賞這些古物,使用的人早已逝去,他們用這些簡陋的工具書寫了歷史,創造了那個時代。歷史不斷進步,書畫現在可以使用的筆墨紙硯數不勝數。我想,改變的是工具,但始終不變的,是記錄,是熱愛,是天真,是墨磨開紙鋪開,那壹片更廣闊的世界存於心中,化作筆下壹字字的酣暢淋漓,化作萬千思緒傾註於山水、花鳥、人物,化作壹幅幅佳作供世人及後人賞味評析。

  • 上一篇:螺旋焊管生產技術
  • 下一篇:請問東歐五國是指哪五國?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