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眼是: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出自:《觀滄海》是東漢末年詩人曹操創作的壹首四言詩。這首詩是曹操在碣石山登山望海時,用飽蘸浪漫主義激情的大筆,所勾勒出的大海吞吐日月、包蘊萬千的壯麗景象。
描繪了祖國河山的雄偉壯麗,既刻畫了高山大海的壯闊,更表達了詩人以景托誌,胸懷天下的進取精神。全詩語言質樸,想象豐富,氣勢磅礴,蒼涼悲壯。
原文:
觀滄海
兩漢:曹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淡淡,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裏。
幸甚至哉,歌以詠誌。
譯文:
東行登上碣石山,來觀賞那蒼茫的海。
海水多麽寬闊浩蕩,山島高高地挺立在海邊。
樹木和百草叢生,十分繁茂。
秋風吹動樹木發出悲涼的聲音,海中湧著巨大的海浪。
太陽和月亮的運行,好像是從這浩瀚的海洋中發出的。
銀河星光燦爛,好像是從這浩瀚的海洋中產生出來的。
我很高興,就用這首詩歌來表達自己內心的誌向。
擴展資料:
創作背景:
烏桓是當時東北方的大患,建安十壹年(206年),烏桓攻破幽州,俘虜了漢民十余萬戶。同年,袁紹的兒子袁尚和袁熙又勾結遼西烏桓首領蹋頓,屢次騷擾邊境。
以致曹操不得不在建安十二年(207年)毅然決定北上征伐。後來在田疇的指引下,小用計策。大約在這年八月的壹次大戰中,曹操終於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
這次勝利鞏固了曹操的後方,奠定了次年揮戈南下,以期實現統壹中國的宏願。而《觀滄海》正是北征烏桓得勝回師經過碣石山時寫的。
背景事件:
曹操為消滅袁氏殘余勢力,鞏固北方,於建安十壹年(206)開鑿溝通呼沱河、鮑丘水的平虜、泉州二渠(今天津市南北),以輸送軍需。
次年夏,曹操統軍出無終(今天津薊縣),東攻烏桓。時雨澇道路阻塞,烏桓軍扼守要道,曹軍受阻。曹操采納當地名士田疇出偏僻小道以攻其不備的建議,乃回師,詐稱待秋冬進軍。
烏桓軍因此戒備松弛。曹操以田疇率部曲為向導,上徐無山(今河北遵化東),輕騎出盧龍塞(今河北喜峰口壹帶),於崇山峻嶺中疾行數百裏。
建安十二年(207年)八月,兩軍相遇於白狼山(今淩源東南)。烏桓軍隊的數量很多。當時,曹操的主力重兵還在後方,尚未到達前線,而曹操身邊只有少量的軍隊。
曹軍將士們希望等待後續部隊,並對當前的危險局面都感到恐懼。在“左右皆懼”的曹軍氛圍中,張遼力排眾議,反對等待後方的重兵,極力勸說曹操應當趁著胡虜的陣勢不整。
立刻進行交戰,勸戰氣勢壯氣奮發。曹操十分欣賞張遼的雄壯鬥誌,又看見烏桓的軍隊尚未排好戰鬥陣形,於是,曹操采納了張遼的建議。曹操親自將自己所持的麾,授予給張遼暫用。
下令由張遼指揮先鋒部隊出戰。於是,張遼率軍突擊,大破烏桓軍隊,並臨陣斬殺了以“驍武”著稱的烏桓單於蹋頓。蹋頓及名王多人死於陣前。胡、漢降者20余萬口。
作者介紹:
曹操(155年-220年正月庚子),字孟德,小字阿瞞,沛國譙人(現安徽亳州市),漢族,東漢末年著名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詩人,曹魏政權的締造者。
以漢天子的名義征討四方,對內消滅二袁、呂布、劉表、韓遂等割據勢力,對外降服南匈奴、烏桓、鮮卑等,統壹了中國北方,並實行壹系列政策恢復經濟生產和社會秩序。
奠定了曹魏立國的基礎。曹操在世時,擔任東漢丞相,後為魏王,去世後謚號為武王。其子曹丕稱帝後,追尊其為魏武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