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輸出和壓縮視頻時,經常會遇到打包器、編碼器、碼率等專有名詞。相信很多人會覺得很迷茫。今天我就給大家簡單介紹壹下這些抽象的概念。
壹般來說,我們可以把壹個視頻從制作到播出的全過程想象成網購。現在很多朋友都有過網購的經歷。當我們在購物網站上時,我們點擊購買。商家會根據我們購買的商品的屬性進行包裝打包,然後郵寄給我們。當貨物到達我們手中時,我們會如何選擇開箱驗貨?
其實商家選擇什麽樣的素材來包裝商品和我們選擇什麽樣的格式來包裝我們的視頻數據信息是壹個概念。理想情況下,在不影響商品在運輸過程中損耗和消耗的前提下,包裝材料越少,對商家來說就越節省成本。視頻包裝也是如此。我們應該在不影響清晰度的前提下,讓視頻數據更小,更容易傳播。這也是視頻壓縮的原理。
視頻就像商品。我們必須包裝、運輸和拆包。
打包的過程就是視頻打包,這裏引入的壹個概念是“打包器”。我們可以使用多種封裝器來封裝視頻、音頻和其他數據信息。常見的打包程序有avi、mov、mts、mxf、mkv、mp4、flv等。其實就是我們口中所說的“視頻格式”。
這裏,為了便於理解,我做壹個假設性的概念。假設商家在包裝商品時,為了讓商品到達真正的顧客手中,商家輸入了密碼。當它到達真正的客戶時,如果客戶有這個密碼,他就可以打開貨物。如果沒有密碼,他無法打開貨物。
商家的這個密碼就是視頻打包過程的“編碼器”。它是壹種用於壓縮或解壓縮音頻和視頻數據的軟件或算法。沒有相應的解碼器,就無法正確播放視頻。這樣我們就能理解為什麽同壹個視頻在壹些電腦上可以播放,而有些不能。原因是不會玩的電腦沒有對應編碼器的解碼器。常見的編碼器有h.264、MPEG 2、VC 1和DV。
這裏我們說壹下“碼率”。所謂碼率,其實就是單位時間內通過的數據量。理論上,比特率越高,畫面越清晰(不討論分辨率)。我們說壹部電影有1.6 g,這個數據是碼率乘以總時長得到的。
今天到此為止吧。視頻技術是壹門科學,連編碼器都能出書。所以作為我們的視頻工作者,不要陷入其中。了解它,認識它,使用它就夠了。我們不是技術工程師。讓視頻更好是我們的目標。所有的技術都是為了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