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之不如愛之,樂之不如愛之。
2,學者不能不弘毅,任重而道遠。論語泰伯
壹個讀書人壹定要誌向遠大,意誌堅強,因為他的路還很長。
3,三軍可奪帥,匹夫不可奪誌。論語子涵
三軍中可以抓住總司令,但不可能強迫壹個平民改變誌向。
4,歲月寒了,才知道松柏雕零。論語子涵
直到壹年中最冷的季節,我才知道松柏是最後枯萎的。
5.仁遠嗎?我要仁者,仁如我。
任,離我遠嗎?只要我想仁者,仁者必隨我心。
6、其身正,不使之;他的身體不直,雖然他不服從。論語魯茲
翻譯:妳的壹言壹行都是正義的,即使妳不發號施令,別人也會跟著做;壹個人言行不當,別人也不會效仿,哪怕他再三要求。
7、巧言令色,清新仁厚。論語,學而學之
翻譯:甜言蜜語,裝出壹副慈祥的面孔。這種人心裏不會有多少“仁”(這種人不會有真正的愛心)。
8也是,大家都看到了;更有甚者,人仰馬翻。論語張子
翻譯:如果有錯誤,別人也能看出來;換了,人們會佩服他。
9,德不孤,必有鄰。(《論語·立人》)
世界上有道德的人是不會被孤立的。肯定有很多和他誌同道合的人。
10,溫柔,再紳士。——《論語·永業》
壹個人的高尚品質和他的外在表現是壹致的,然後他才能成為壹個君子。
擴展數據:
《論語》是儒家經典,是壹部以背單詞為主的記錄散文集。早在春秋末期,孔子設壇講學時,其主要內容就已初步創建;孔子死後,他的弟子和再弟子將他的言論代代相傳,逐漸記錄下這些口頭語錄的言行,故稱《論》;《論語》主要記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故稱“語”。清代趙翼解釋說:“言者,聖人之語,論者,儒之議也。”其實“上”就是編譯的意思。所謂《論語》,是指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記錄下來,編成書。《論語》共20篇492章,其中444章記錄了孔子和他的弟子們在時間上談了些什麽,48章記錄了孔子和他的弟子們彼此談了些什麽。
《論語》作為儒家經典,博大精深,包羅萬象,其思想主要有三個獨立而又緊密依存的範疇:倫理-仁、社會政治-禮、認知方法論-中庸。仁,首先是人心中的真實狀態。最終的妥協壹定是善,這種真實善良的狀態就是“仁”。孔子確立了仁的範疇,進而闡述了禮是壹種合理的社會關系,是壹種對待人和事物的規範,進而闡明了“中庸”這壹系統的方法論原則。
參考資料:
論語(中國儒家經典)百度百科